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_大宋医相: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
笔趣阁 > 大宋医相: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> 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

  第126章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

  “今日的邸报怎么还没有出来。”

  次日!精彩纷呈的邸报迟迟未张贴,一众开封百姓议论纷纷。

  随着活字印刷应用到邸报之上,印刷速度也大为加快,邸报的发行范围也扩大不少。

  朝堂百官人手一份不说,各级衙门,开封府、太学、太医局等政府机构也会分发一定数量的邸报。

  开封城内,已经不仅仅是张贴在宫门口或者在城门口,城内多个闹市之处也会张贴邸报。

  如今邸报涵盖天下要闻,早已经成为百姓了解天下事的主要来源,这让百姓翘首期待。

  “来了!来了!”

  随着一个衙役将邸报张贴在闹市之处,等待已久开封百姓纷纷围了上去,准备看今日哪个官员又被苏大学士揭了老底。

  “岁币!”

  然而当他们看到邸报上的内容的时候,所有人都一片哗然。

  “辽国要将增加岁币五万两,还将岁币改为进贡!辽国蛮夷之国竟然要当大宋的宗主国。”

  “西夏同样要增加岁赐三万两,竟然要大宋再割三城!简直是岂有此理。”

 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看到邸报上的内容,开封百姓义愤填膺。

  这还不是更过分的,然而当他们看到苏轼一一列举大宋连年给两国输送的岁币总额时,更是如遭雷击。

  “银绢和茶叶的价值足足超过四千万贯。”

  开封百姓一片哗然,开封城乃是天下首富之地,万贯家产已经是巨富了,四千万贯的财富将是何等的惊人财富。

  “我大宋财政紧张,要是将此数千万贯用于练兵,又何惧西夏辽国,偏偏拱手相让。”

  “朝廷无能呀!”

  开封百姓愤愤不平,大宋的赋税很重,然而这些百姓得知自己所交的赋税竟然送给了敌国,自然心生不满。

  关于岁币的舆论民间波涛凶猛,而朝堂之上则是潜流暗涌。

 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苏轼却怡然不惧,傲然的面对群臣弹劾。

  “臣等弹劾礼部尚书苏轼擅自将岁币公之于众,引起民间不稳,其心可诛。”赵挺之不放过这个机会,极力弹劾苏轼,想要拿回御史台的喉舌之权。

  “苏轼,你还有什么话要说!”

  高太后脸色铁青,一脸不善地看着苏轼。

  苏轼一脸坚定道:“臣没错,两国使者欺人太甚,仁宗期间,辽国趁着大宋和西夏交战,偷袭大宋北方十城,趁机要挟加一次岁币,如今竟然故技重施,西夏更是一头贪婪的恶狼,这些年屡屡侵扰大宋国土,肆虐我大宋百姓,臣实在是忍无可忍!”

  满朝大臣也是脸色难看,西夏和辽国简直是欺人太甚,然而苏轼却让他们最后一点遮羞布扯下。

  赵挺之继续攻击道:“岁币看似极多,然而不过是每年大宋和两国贸易的三成罢了,只需数月就能赚回,苏轼乃是礼部尚书,只需负责和两国交谈即可,竟然将朝堂机密泄露,引起民间震荡,实乃失职之罪。”

  “臣等恳请太皇太后免去苏轼礼部尚书之职!”一众御史纷纷弹劾道,犹如鲨鱼闻到鲜血一般扑了过去。

  “苏轼,哀家念你文采不凡,让其担任礼部尚书,你竟然如此不识大体,那就休怪哀家不讲情面!来人,免去苏轼礼部尚书之位,逐出汴京。”高太后勃然大怒道。

  苏辙不由痛苦地闭上眼睛,苏轼果然又一次惹祸,只是这一次恐怕连他救不了了。

  赵挺之不由心中暗喜,此次扳倒一个礼部尚书之位,再将邸报纳入掌控,他的权力定然再度暴涨三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miite.org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miite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