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1章 西夏变法_大宋医相: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
笔趣阁 > 大宋医相: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> 第441章 西夏变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41章 西夏变法

  曹介想了想道:“启禀官家,大宋灭掉了大理之后,同样也在休养生息,短时间内并无异动,不过…………。”

  曹介想要禀报什么,突然欲言又止。

  李乾顺眉头一皱,立即喝问道:“不过什么?但凡大宋的消息,不能有丝毫的纰漏。”

  李乾顺现在如同惊弓之鸟,对大宋不敢有丝毫的怠慢。

  曹介低头道:“微臣不敢,此事并非军事,而是邪医范正又写了一篇诗。”

  “一篇诗?”李乾顺不由好奇起来。

  他自然知道大宋盛产诗词,邪医范正和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情诗更是让他如痴如醉。

  他和耶律南仙乃是和亲,再加上耶律南仙仰仗辽国,骄横跋扈,妄图插手西夏大权,更让李乾顺心中不满,本身并无任何爱情。

  然而李乾顺乃是青春少年,又岂能不羡慕爱情,每每读到了范正和李清照的情诗,更是心生向往,如今听到了范正又写了一首诗篇顿时大感兴趣。

  曹介有些心虚道:“邪医范正所写的并非是情诗,而是一首杀人诗。”

  “杀人诗!”李乾顺不由一顿,当他看到曹介递上来的《男儿行》的时候,不由汗毛竖立。

  “邪医范正!为何朕没有像邪医范正这样的臣子。”李乾顺强忍心中的颤栗,喃喃自语道。

  范正的这首男儿行让李乾顺为之震撼,同时也让他心中大为警醒。

  因为范正乃是大宋臣子,更是大宋皇帝赵煦的心腹,想当初他和大宋皇帝赵煦的处境何等的相似,可惜他却没有邪医范正相助,只能借助辽国毒害母后之际,认贼作父,接受辽国的和亲,这才有机会亲政。

  曹介低头道:“那是因为,大宋上下奉行儒学,信奉天地君亲师,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,后宫哪怕垂帘听政,最后也不得不还权,而我西夏…………。”

  曹介点到为止,他知道李乾顺心中清楚,连续两任梁太后垂帘听政,这在汉人王朝中,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,而竟然在西夏境内,各部落首领的权力极大,对王权造成极大地威胁。

  “你的意思效仿大宋变法!”李乾顺心头一沉道。

  曹介乃是汉臣,一直劝说他变法西夏,让西夏全面汉化,他可是很清楚的记得,自己的父亲李秉常就是准备利用汉臣推行变法,结果被西夏贵族抛弃,最终支持变法的汉臣惨死,自己也被囚禁至死。

  曹介心一横道:“先帝变法未成,其最惨痛的教训就是未能集中帝王权力,才有此劫,否则西夏从先帝时期变法,提前一二十年国力强盛,恐怕西夏的处境定然会不可同日而语,也不会让陛下此刻如此两难。”

  李乾顺不由嘴角一抽,正是父皇变法失败,导致母后掌权,结果西夏连败于大宋,否则若是西夏精兵还在,他何须如此畏手畏脚。

  “穷则变,变则通,曾经的大宋何等的软弱可欺,然而大宋官家和邪医范正精诚协作,共同变法,方才有大宋今日的优势,如果西夏再故步自封,国内一盘散沙,日后无论是宋辽谁能一统天下,那就是西夏的末日。”曹介痛心疾首道。

  任谁都看得出来,西夏的局势岌岌可危,非但国内危机不断,国外更是如履薄冰,现在宋辽两国势大,西夏还有利用价值,如果有朝一日,辽国灭掉了大宋,又岂能容得下西夏。

  “可是皇后那边?”李乾顺最终被说动,然而他却担心耶律南仙,毕竟耶律南仙背后站着辽国,如果他贸然的决定变法,汉化西夏,恐怕会让激怒辽国。

  曹介却摇头道:“皇后远在辽国,才能让陛下变法阻力大减,陛下才是西夏的王,唯有陛下才能掌控西夏的命运,按照汉人的传统,帝王掌权,后宫不得干政乃是铁律。”

  等到耶律南仙从辽国回来,西夏变法汉化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,耶律南仙就是反对也来不及了。

  “更何况知己知彼百战百胜,辽国何尝没有汉化重用汉臣,西夏如果拒不汉化,又如何击败大宋,更别说,西夏的生存之道永远不是投靠某一国,若是全部依赖辽国,那西夏永远无法战胜宋辽,唯有在宋辽之间左右逢源,方是长久。”曹介苦口婆心道。

  他力劝李乾顺推行汉化,变法西夏,固然有增加汉臣的地位的意图,更多的还是要增强西夏的实力,毕竟曹家已经和大理皇室联姻,他的妹妹入宫被封为曹妃,曹家早就和大理皇室绑在一块了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
  李乾顺不由犹豫,毕竟一旦推行汉化,定然引起西夏守旧势力的集体反对。

  “陛下,一盘散沙的大理就是前车之鉴,如果西夏不吸取教训,必将重蹈覆辙。”曹介再来致命一击道。

  李乾顺不由心中一动,当年父亲之所以推行汉化,变法失败,惨遭囚禁,一方面是皇奶奶大权在握,更是深得西夏贵族支持,再加上当时的西夏如日中天,连败大宋,自然察觉不到危机。

  而如今母后已死,他乃是西夏少有的掌控实权的帝王,再加上如今的西夏内外交困,权力分散,若再不集中皇权,恐怕真的会有灭国之危。

  “好,既然大宋有勇气变法图强,西夏又岂能落人之后!”李乾顺一咬牙道。

  如今西夏的局面岌岌可危,相信不但是他,就连西夏贵族也心中不满。

  他可以趁机拉动不少开明的西夏贵族,如此一来,既可以收拢大权,又可以让西夏变法图强,转危为安,为此,他不惜一搏。

  “传旨,在兴庆府创办国学,专门传授汉学,创办武学,培养将领。”李乾顺朗声道。

  在前世李乾顺变法西夏,仅仅是创办国学,传授汉学,而如今更是借鉴了范正变法大宋,同时创办了武学,以用来抵抗大宋。

  “所有官员按照资格担任官吏,无功者不得为官。”

  李乾顺心中明白,就连邪医范正也需要一次次立功方可升官,而西夏的官员,尤其是部落头领,很多都是世袭,这让西夏很多人才都郁郁不得志,尤其是汉臣更是饱受排挤。

  “文采优异者特加奖擢。”

 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李乾顺一连下达数个变法政策,最重要的是集中帝王权利,这一次,他要结束累朝出现的外戚贵族专政,让西夏上下一心,才能在三国之间站稳脚跟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miite.org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miite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